2022年來,三穗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發展總體布局,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扎實推進易搬安置點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易搬群眾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以陣地建設為基礎,滿足群眾生活需求。在前期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整合現有公共文化資源,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陣地建設,在積極完善硬件和軟件設施建設的同時,充分考慮易搬群眾內在需求,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婦女之家、圖書室、兒童之家、聲音博物館、鄉愁館等陣地有機融合,打造集易搬群眾文化娛樂、學習交流、矛盾糾紛化解等為一體的高效能陣地,更好服務易搬群眾。目前,在安置點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7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個。
在易搬安置點開展政策宣傳宣講活動
以政策宣傳為引領,筑牢群眾思想高地。依托安置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道德講堂、四點半學校等陣地,圍繞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國發〔2022〕2號文件精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黔東南自治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八五”普法等內容廣泛開展宣傳宣講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深入領會基本觀點、核心理念、實踐要求,幫助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不斷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目前,累計開展宣傳宣講活動140余場次。
以感恩教育為主線,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利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欄、記錄片等媒介,充分展示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交通、水利、電力、通訊、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民生保障工程取得的巨大變化和顯著成就以及城鄉建設、民生保障、人居環境等方面帶來的顯著變化。充分發揮幫扶單位和幫扶干部的積極作用,結合有利時機組織易搬群眾開展感恩教育培訓,全面激發易搬群眾感恩熱情。積極開展智能手機使用、電器使用、預防電信詐騙、文明交通等方面知識培訓,提升易搬群眾融入城鎮生活能力和意識。目前,累計開展感恩教育20余次,市民意識提升培訓20余次。
以文化活動為載體,豐富群眾精神世界。指導好易搬小區文化志愿服務隊伍和文藝隊伍建設工作,積極開展好文藝人才、文體團隊的輔導培訓,大力培育出一批有活力、有激情的優秀文藝骨干。同時,通過招募形式,選擇一批責任心強、熱情度高的人員參與到文化設施管理和維護工作中來,通過優化軟實力和硬環境,全面提高文化活動質量。組織文藝宣傳隊精心排練優秀節目,以苗歌,侗歌、酒歌,山歌、相聲、小品、說唱等形式深入各易搬安置點開展文藝演出,不斷增強易搬群眾文化自信,提振易搬群眾精氣神。目前,組建文藝隊5支隊員116人,為每個安置點明確2名文化志愿輔導員,開展文藝輔導23場次,文藝活動9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