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季度“貴州好人榜”出爐!黔東南2人上榜
時間:2023-06-26 09:21:53    來源:文明貴州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切實營造爭當好人、爭做好事的良好氛圍,根據貴州省“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要求,經嚴格把關、層層推薦、專家評審、集中公示等程序,2023年第二季度,共有19人入選“貴州好人榜”,現予以發布。

  一起來認識2023年第二季度“貴州好人”吧!


助人為樂

彭光文:堅守公益助學初心 傳遞愛心收獲快樂

彭光文

  彭光文,男,1975年1月生,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三合中學教師。

  1998年彭光文參加工作時,就拿出為數不多的部分工資幫助生活困難學生購買學習必需品,并一直持續堅持。2018年,為幫助更多困境、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他發起組建播州區尚善公益協會,主要開展公益助學、扶貧幫困、科普宣傳等公益活動。截至目前,公益協會有志愿者60余人,組織策劃各種捐贈、幫扶等活動百余次,幫助學生500余名,資助金額近200萬元。他還積極參與高考愛心車送考、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個人參與志愿服務時長累計超1萬小時。2019年,彭光文榮獲“全國最美教師”稱號。(遵義市推薦)

 

王文軍:熱心公益事業 將慈善進行到底

王文軍

  王文軍,男,1978年10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鴻瑞森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省?;劬壌壬茀f會會長。

  在外打拼多年,事業有成的王文軍一直心系家鄉教育發展,從2015年起,連續4年組織開展“愛心成就夢想”慈善助學活動,讓更多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2019年7月,為凝聚更多公益力量,他成立貴州省?;劬壌壬茀f會,發動各界愛心人士、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開展教育幫扶、扶貧濟困、捐資修路、捐贈物資等公益活動50余場次,資助貧困學生500余人,累計捐贈物資金額超350萬元。 (安順市推薦)

見義勇為

王慶:村民連續兩次潛入江中施救落水司機

王慶

  王慶,男,1983年4月生,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興隆鄉山羊巖村村委會副主任。

  2021年9月3日晚上21時48分,王慶聽到妻子呼喊有車沖進離家百米遠的龍底江,迅速跑向河邊,發動自家的機動船,駛向事發地。當他趕到落水車輛旁,一名落水群眾已經從車里爬出,但駕駛員被困車內,無法脫身。王慶來不及脫掉衣服,縱身跳入水中,連續兩次潛入水中,從破損的車窗鉆進車里,用盡全身力氣將駕駛員拉出,將其救上船,緊急實施心肺復蘇。經搶救,駕駛員生命無礙。2022年12月,王慶榮獲“第七屆貴州省見義勇為模范”稱號。(銅仁市推薦)

吳生年:無懼危險 勇救2名落水者

吳生年

  吳生年,男,侗族,1969年8月生,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龍額鎮古邦村村民。

  2020年7月7日下午14時,吳生年路過古邦村寨頭河,聽到呼救聲,看見河中有人拼命掙扎。他立即跑向河邊,一邊讓靠近河坎的落水者抓住岸邊樹木,一邊從4米多高的河岸跳進河里,飛速游向另一名落水者。游到河中心,他抓住落水者,托起其頭部,向岸邊游去。成功救起兩名落水者后,吳生年得知還有一名落水者,顧不上身疲力竭,他又一頭扎進河水中繼續尋找落水人員,由于連日大雨,河水湍急洶涌,增加了施救難度,吳生年未能找到落水的女孩。2022年12月,吳生年榮獲“第七屆貴州省見義勇為英雄”稱號。(黔東南州推薦)

錢建坤:生死之際跳入湍急河流救起落水孩子

錢建坤

  錢建坤,男,1976年7月生,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頂效火車站鐵路派出所安保人員。

  2022年7月3日下午16時許,正在馬嶺河踩水渡口釣魚的錢建坤,突然發現兩名孩子落水。因峽谷河流地形復雜,情況十分危急,他毫不猶豫縱身一躍跳入河中,奮力朝孩子游去??拷幻⒆訒r,其已沒入水中,錢建坤經過幾次努力終于抓住孩子,立即游向河邊。確認孩子身體無礙,他赤腳飛奔兩三百米,再次跳入河中營救另一名落水孩子。由于正值雨季,河水渾濁湍急,加上體力嚴重透支,他未能成功救起另一名落水兒童。(黔西南州推薦)

誠實守信

田旭芳:女企業家嚴把產品質量關 誠信經營惠民利民

田旭芳

  田旭芳,女,土家族,1984年9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遵義市精科信檢測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自2004年從事藥品質量管理工作以來,田旭芳始終遵守行業準則、誠信服務,嚴把藥品檢測質量關,堅決杜絕不合格藥品流向市場。2016年,她創建了遵義市首家民營食品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遵義市精科信檢測有限公司,秉承“精準、科學、誠信”經營理念,幫助20余家企業起草制定食品產品企業標準,為上百家企業提供生產工藝技術和檢驗檢測技術指導,為省內上千家企業傳授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技術,提供免費檢測和技術服務市值200余萬元,得到廣大客戶好評。2020年,田旭芳榮獲“貴州省勞動模范”稱號。(遵義市推薦)

肖其香:酒店服務員拾金不昧獲點贊

肖其香

  肖其香,女,仡佬族,1975年1月生,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佛頂山溫泉小鎮酒店房務部工作人員。

  自2018年在石阡縣佛頂山溫泉小鎮酒店房務部工作以來,肖其香勤勤懇懇,努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中多次撿拾游客遺失物品,均都原物歸還失主。2023年3月4日下午15點左右,她在清理酒店大堂衛生時,發現大堂左側沙發上有一個電腦包,多方找尋失主未果。她立即向領班說明情況,將包交到酒店前臺,與主管及前臺工作人員核查,包內有筆記本1臺、現金3萬多元、證件和票據數張。根據包內相關證件信息,與游客取得聯系后,順利歸還電腦包及相關物品。(銅仁市推薦)

敬業奉獻

王登學:信息化“尖兵”27年擦亮“稅務藍”

王登學

  王登學,男,苗族,1975年9月生,中共黨員,國家稅務總局貴陽市稅務局征收管理科科長。

  1996年7月,王登學畢業后,被分配到縣級稅務所工作,肯吃苦、愛鉆研,業務工作突出。2002年,他被選中參與全市稅收綜合征管信息系統研發工作,白天跟著同事學、晚上攻讀專業課程,在很短時間內迅速提升技術水平,從“門外漢”蛻變成“土專家”,逐漸成長為全省稅收信息化建設的中堅力量。27年來,他先后主持完成征管信息系統開發、金稅三期系統上線等全省重點信息化項目建設,以及稅收征管質量績效考核系統、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平臺等創建工作,參與系統升級改造重要課題10余次,培養出一批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王登學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貴州省先進工作者”“新時代的貴州人”等稱號。(貴陽市推薦)

李小龍:20余載潛心耕耘 持之以恒傳播傳統文化

  李小龍

  李小龍,男,土家族,1976年9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委統戰部副部長、修文縣工商聯黨組書記、貴州龍場王陽明研究院院長。

  1998年大學畢業后,李小龍到修文縣工作,自此與陽明文化結緣。20多年來,他立足本職工作、刻苦鉆研,大力傳播陽明文化,牽頭創辦“重德修文”大講堂,在全縣各鄉鎮、村等設立分講堂292個;組織開展“陽明文化九進”宣講300余場,帶領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各類文藝活動200余場,惠及群眾10萬余人次;推動出臺本地文藝創作激勵機制,推出“修文縣文化藝術名家”14人、獎勵優秀作品100余件。他還經常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在陽明洞、各村寨義務宣講陽明文化,讓游客和群眾受到傳統文化熏陶。2022年,李小龍家庭獲貴州省“最美書香潤德家庭”。(貴陽市推薦)

姚思學、姚克禮:父子接力43年護林 只為荒山披綠裝

姚思學

  姚思學,男,苗族,1942年3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林業局退休職工。

姚克禮

  姚克禮,男,苗族,1976年10月生,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大堡山林區護林員。

  二人系父子關系。

  1980年,姚思學到大堡山林區任護林員。多年來,他在林區周邊重點路口、林間小道豎立護林宣傳碑,深入周邊農戶宣傳護林防火知識,組建業余撲火隊伍,分班分片防范山火,全力保障林區安全。受父親影響,小兒子姚克禮初中畢業后,也成為林區護林員。在父親帶領下,他認真做好巡山護林工作,對山上的便道、儲水點熟記于心,成為大堡山林區的“活地圖”。43年來,在姚思學、姚克禮父子接力守護下,大堡山林區從未發生過森林火災,從未有過亂砍濫伐現象。2022年,大堡山林區建成國儲林項目示范點300余畝。(遵義市推薦)

管琳:司法所長24年堅守基層 守護正義保和諧

管琳

  管琳,男,布依族,1965年6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司法局柏果司法所所長。

  自管琳調任柏果鎮司法所所長以來,堅守在農村基層,切實化解矛盾糾紛,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24年來,緊緊圍繞相關法律法規,耐心傾聽當事人訴求,悉心擺事實、講道理,從群眾切身利益出發,調處重大疑難糾紛35件,排查矛盾糾紛613件,矛盾糾紛調解率達98%;針對社區矯正對象這一特殊群體,定時走訪、真情幫教,探索出村級參與管理社區矯正對象聯管模式,全鎮社區矯正未發生脫管漏管現象;組織開展普法宣傳,大力提升轄區內群眾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2021年,管琳被授予“全國司法所模范個人”稱號。(六盤水市推薦)

楊朝?。簣允厣酱逍W三十九載 為“山里娃”點亮遠航之燈

楊朝俊

  楊朝俊,男,苗族,1963年5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花溪彝族苗族鄉豐坪小學校長。

  39年來, 楊朝俊一直在山區從事彝族苗族幼兒啟蒙教育,先后在5個山區教學點工作,累計培養學生1000余人。2012年上半年,豐坪小學唯一的老教師因病提前退休,由于辦學條件艱苦,沒有老師愿意接班。獲知情況后,楊朝俊主動申請調入豐坪小學,一人負責日常教育、保健衛生、課間活動、學生就餐等教學管理工作,寒暑假堅持家訪、輔導學生作業、義務為村寨里的老人和小孩理發、幫助缺乏勞動力的學生家庭做農活。在他不懈努力下,學校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一批批學生走出大山,以知識改變命運。(畢節市推薦)

黃同維:“守塔人”堅守高山31載 守護萬畝林海

黃同維

  黃同維,男,1970年7月生,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西門坡林場護林員。

  1992年,22歲的黃同維被分配到榕江縣西門坡林場,成為火情瞭望員,駐守瞭望塔負責觀察可視范圍內8萬多畝山林火情監測。31年來,他克服艱苦的生活環境,一直堅守瞭望塔,只要發現火情及時向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匯報,積極參與救火。除監測林區火情外,他還身兼護林員職責,每天巡山護林,對外來人員嚴格盤查,檢查是否帶火種進山,嚴防出現盜砍濫伐情況。一直以來,黃同維守護的林場從未發生過大面積的森林火災和盜砍濫伐事件。1999年,黃同維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護林員”。(黔東南州推薦)

袁方舟:心懷為民之心 為困難群眾就業“筑夢”

袁方舟

  袁方舟,男,1967年9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筑夢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5年8月,袁方舟成立福泉市筑夢服裝有限公司,做好企業經營發展的同時,堅持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吸納殘疾人及原貧困戶就業,公司職工128人,其中殘疾職工42人,原貧困戶45人。他關心關愛家庭困難的殘疾員工,積極幫助解決實際生活困難,堅持盡己所能回饋社會,個人和公司捐款累計十多萬元。2019年,被授予“貴州省第四屆返鄉農民工創業之星”;2021年,榮獲貴州省“最美勞動者”稱號。(黔南州推薦)

張澤龍、文華菊:教師夫妻扎根鄉村小學29年

張澤龍、文華菊

  張澤龍,男,1964年12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潘家莊鎮楮皮田村大壩田小學校長;文華菊,女,黎族,1967年8月生,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潘家莊鎮楮皮田村大壩田小學教師。二人系夫妻關系。

  1994年,張澤龍放棄選調到興仁城區學校任教的機會,毅然和妻子文華菊回家鄉任教。到大壩田小學不久,張澤龍就被任命為校長。他和妻子籌集資金8萬元,帶領其他老師一起改善教學環境,扎實做好常規教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夫妻倆利用課余時間家訪、義務輔導功課,走村串戶宣傳入學政策,先后出資9萬多元資助貧困學生200余人。截至2022年,楮皮田村已有150余名孩子考上大學,成為遠近聞名的“狀元村”,夫妻倆用29年堅守實現了“讓更多山里娃走出大山去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夙愿。2022年,張澤龍被授予“貴州省最美勞動者”“新時代的貴州人”稱號。(黔西南州推薦)

孝老愛親

張永輝:好丈夫18年如一日照顧漸凍癥妻子

張永輝

  張永輝,男,1973年12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市西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

  2005年,張永輝的妻子罹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也稱漸凍癥。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妻子難以接受,心理崩潰,張永輝暗下決心就算傾家蕩產也要把妻子的病治好。他四處求醫問藥,自學護理常識,像對待嬰兒一樣給妻子穿衣、喂藥、喂飯、按摩……18年來,他對妻子不離不棄、關愛呵護,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愛的依靠。在他無微不至的照料和鼓勵下,妻子的身體條件保持在較為平穩的狀態,也重拾對生活的信心。(畢節市推薦)

阮洪蘭:照顧殘疾姑姐30載 傳承孝悌好家風

阮洪蘭

  阮洪蘭,女,1970年4月生,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馬場坪街道平堡村村民。

  30年前,阮洪蘭得知丈夫有一個先天癱瘓且智力不足1歲的姐姐,沒有嫌棄丈夫家中負擔重,毅然加入了這個家庭。結婚后,她主動擔負起照顧殘疾姑姐的責任,每天盡心照料姑姐起居,耐心喂她吃飯、穿衣,幫助處理排泄物,尤其是姑姐生病住院,她24小時陪伴左右。多年來,她無微不至照顧,姑姐身體健康,身上從未有過異味和褥瘡。在阮洪蘭的影響下,后輩們孝順長輩、相互關愛,孝老愛親的好家風一代一代傳承。(黔南州推薦)

  1. 上一篇:共建共管共同普法 打造民族法治文化特色品牌
  2. 下一篇:扮靚城鄉新風貌 “詩與遠方”共芬芳—— 黔東南州各地多措并舉為和美城鄉建設注入不竭動力
責任編輯:熊明慧

主辦單位:中共貴州省黔東南州宣傳部 州精神文明辦版權所有:黔東南文明網投稿郵箱:qdnwmwtg@163.com郵編:556000

ICP備案號:黔ICP備2021007315號-1

技術支持:黔東南融媒體中心

  • 志愿貴州小程序

亚洲产自拍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