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間,為了讓文化清風在農村飄溢,群眾自得其樂。劍河縣發揮文明實踐站主陣地作用,各所(站)充分調動返鄉青年人才、黨員志愿者、文化達人的智慧與激情,開辦“理論宣講”“新春晚會”“錫繡文化節”“籃球賽”等鄉風濃郁、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
理論宣講聚民心
“今天的宣講很精彩,很感同身受,宣講的內容就實實在在地發生在我們身上,我相信跟黨走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像我一樣經歷過農村貧苦生活的農民,感恩對黨的恩情,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生活?!蹦厢宕迕駨堉咎m,在實踐站聽著南岑村第一書記、黨員志愿服務隊隊長向明宣正向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他宣講的內容以村里鋪設硬化路為切入點,延伸至人才回流創業,政策補貼扶持、保護挖掘生態價值等貫穿于群眾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的新變化,激勵群眾團結一心,敢闖新路、奮力建設美麗家園。
為了加強農村重點人群的疫情防控,圍繞保健康、防重癥的工作目標,劍河縣統籌醫務人員、藥品、設備、資金資源下沉基層,組成“健康小分隊”開展“健康送上門” 敲門行動,為跨省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發放健康小藥包,為群眾送去“安心藥”。同時,向務工人員宣傳返崗就業政策以及返崗崗位推薦,發放崗位宣傳材料6000余份,讓返崗更加有安全有序,也讓求職人員有崗有位。
文體活動刷幸福
“往年回家就是走親戚、打牌,今年陪著孩子一起讀讀書,也很有意思?!泵舳脆l返鄉務工的村民姜再世笑著說。春節期間,劍河縣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群眾需求,推進民生服務,依托農家書屋、新文明實踐站等平臺,組織開展新春聯誼晚會、書香閱讀、便民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號召村民登臺“獻藝”,亮歌聲、展舞藝、曬文化,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賞民俗、看非遺。劍河縣南寨鎮柳富村是擁有傳承六百余年的“苗族錫繡”制作工藝的傳統村落,其工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柳富村苗族同胞們身著苗族錫繡盛裝,跳起木鼓舞、唱苗歌,載歌載舞慶祝新春佳節。非遺剪紙 喜兔送祝福。劍河縣苗族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姜文英匠心獨運,把兔元素和苗族剪紙藝術相融合,創作了一幅幅靈動可愛的兔年賀歲主題剪紙作品,為兔年添彩。
精彩“籃”不住。南明鎮實踐所舉辦首屆“奮發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2023年春節群眾文化系列活動——鄉村振興籃球友誼賽暨新春聯誼活動,籃球雙方各展風采,精彩紛呈,臺下觀眾的喝彩聲洋溢著新春的喜悅。今年春節,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陸續組織開展春節籃球比賽,通過籃球運動加強鎮村群眾交流,增進鄉鄰友誼,活躍春節文化氛圍。
關愛困難群眾促和諧
為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團縣委攜手縣婦聯、大學生春暉服務社、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聯合開展“暖冬行動”“希望工程 陪伴行動”“童伴媽媽”志愿服務,志愿者幫助孤寡老人整理家務,送上春節慰問品,宣傳預防火災事故、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和安全常識;向鄉村學校寄宿孩子發放保暖生活用品,教授留守兒童做燈謎、舞獅子、包湯圓,既傳遞溫暖關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春節期間,劍河縣各鎮(街道)、各村(社區)志愿服務隊,依托“家庭醫生”“心連心”“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幫助一老一小、生活困難群眾、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和其他有需要的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努力倡導干群一心、守望相助、患難相恤的社會風尚。
移風易俗轉風氣
春節期間是燃放煙花爆竹的高發期,為減少環境污染、消除公共安全隱患,持續鞏固劍河縣全國衛生縣城、全省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劍河縣文明實踐中心加強宣傳引導,發布《關于2023年春節期間文明過節的倡議書》,規定城區禁放區域、禁放時間,嚴禁野外用火,倡導生態、綠色、環保、低碳的環保過節新方式。
為有效制止春節濫辦酒席行為,各所(站)要求志愿者、黨員志愿干部帶頭自覺抵制婚俗陋習,堅持紅事新辦、白事簡辦和其他不辦,入村入戶倡導村民春節期間濫辦酒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
劍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道德模范春節慰問活動,彰顯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鮮明導向,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實施文明家庭、貴州好人、道德模范評選等創評活動,發動群眾廣泛參與,以評促創促學,以榜樣引領群眾向上向善、孝老愛親、愛護環境,讓新時代文明意識根植人心,形成了濃厚的新時代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