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文明新風拂面來 和美城鄉景色新
時間:2023-07-28 09:38:22    來源:時政凱里 文明凱里    

  今年以來,凱里市圍繞崇尚文明、弘揚正氣,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扎實開展文明新風倡導行動。如今,新風正氣、文明行為,處處可見,城鄉更加和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黨建引領 文明賦能

  仲夏早晨,在玻璃廠小區的休閑健身廣場上,總能看見來往的居民,或鍛煉身體,或坐在樹下聊家常,一派文明和諧的景象。

  “這里原來是老舊小區,基本是老年人居住。此前,因各種原因,小區環境臟亂差、基礎設施無人管理,居民意見大、矛盾多;后來,我們積極發揮社區黨委、玻璃廠黨支部的引領作用,用好‘紅色物業’,通過‘壩壩會’、‘鄰里議事會’等機制,完成了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居民鄰里之間也更加和睦了?!蔽鏖T街道光明社區黨委書記周旋介紹。

  近年來,對于社區基層治理,凱里市通過打造“社區紅管家”,發揮“鄰里議事會”機制作用,建好“紅色業主委員會”“紅色物管”“紅色服務隊”等,逐漸形成了黨建引領、社區共商、業主共管、多方共建的常態長效文明管理新局面。玻璃廠小區的由亂到治就是一個縮影。

  同玻璃廠小區一樣,凱里的公路管理局小區、老財校小區、老供電局小區、老師專宿舍小區、南豐廠小區等一批歷經了近半個世紀的老舊小區,以及諸如假日廣場這樣的曾經有“問題”的新小區,如今一個個都在重新煥發活力。

  從玻璃廠小區往北走6公里,是凱里市龍場鎮華坪村。這里地處城鄉結合部,小加工作坊、小微企業多,此前,陳年垃圾、各種廢棄物多、環境衛生差。

  對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文明新風倡導工作,今年以來,凱里市不斷壓實村黨組織書記責任,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持續開展文明新風賦能行動,農村群眾精神面貌和居住環境衛生得到了明顯改善。華坪村毛家莊組的變化,就是一個例證。

  “原來我們這里環境衛生差,村民也只顧自家的衛生,作為支書,當時我帶著黨員干部先干,群眾看到了,也跟著干,短短時間內,群眾自籌、多渠道籌資共十多萬元,還一起投工投勞,硬化進寨道路、修筑花壇、修繕排污管道、拆除破舊房屋等,僅僅三個月,整個寨子就變得整潔干凈。后來,我們把毛家莊組的治理經驗推廣到了全村,效果很好?!比A坪村黨總支部書記楊耀華自豪地說。

比學趕超 激發活力

  “甘溪寨,是寶地,將大家,來養育,建設好,美家園,寨民約,要牢記……”走進碧波鎮朝陽村甘溪大寨,記者看到一塊“寨規民約三字經”,形式讓人耳目一新。

  “朗朗上口,內容包含了愛國守法、文明新風、鄰里和睦等方方面面,同時也會進行譜曲,以傳唱的方式,讓寨規民約更好地融入到群眾生活中?!背柎甯敝嵲旅艚榻B。

  為了把文明新風賦能行動引向深入,有效提升群眾文明意識和人居環境衛生水平,年初開始,全市各鎮街“各顯神通”,綜合采取成效觀摩會、先進典型評選等多種形式,戶與戶之間、組與組之間、村居之間、社區之間、鎮街之間,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的比學趕超、創先爭優濃厚氛圍,進一步激發了群眾參與和美城鄉建設的主人翁精神,和美城鄉建設成效明顯。

  在凱里城區,各街道、社區以創建和諧街區、和美小院為抓手,引導群眾參與進來,構建宜居宜業、文明和諧的城市居住環境。今年6月中旬,大十字街道就評選出了首批“和美小區”6個。

  在農村地區,各鎮、村因地制宜探索文明發展新路徑。旁海鎮推出“美院瘦宅”模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建房貪大求洋的問題;萬潮鎮將閑置空地規劃整理,動員村民認領“花園責任區”,各家各戶打造出了自己的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灣水鎮鼓勵鄉賢參與鄉村建設,已籌集資金200多萬元,建設了文化廣場4個、文化長廊2個、民生橋1座、修建道路5公里,香蔥、刺繡、蜜蜂養殖、生豬養殖、果樹種植等產業得到發展,直接帶動了300余人就業。

  同時,各鎮街、村居還積極開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評選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

寓教于樂 以規正風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苗語小品《四老太勸君莫賭博》,他們幾個演員用苗語把賭博的危害給講出來了,朗朗上口,孩子們現場才聽一遍,就學會了好幾句?!苯?,凱里市第五屆百村群眾文藝匯演走進三棵樹鎮,前來觀看演出的村民很有感觸地說。

  “這次匯演共有20個節目,好多節目都是由全鎮各村的群眾自己組織表演的,氛圍很好?!比脴滏傸h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楊杰介紹。

  立足于苗族為主、多民族聚居的實際,凱里市在開展倡導文明新風工作中,注重結合地區特點,采取“苗語+漢語”相結合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明行為習慣融入苗語節目和表演中,讓群眾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逐漸提升文明意識、養成文明行為。近年來,凱里市各單位、鎮街先后舉辦百村群眾文藝匯演等大大小小的群眾性活動一千多場次。

  由于多民族聚居,凱里市也成了“百節之鄉”,長期以來,節日、婚喪嫁娶中農村攀比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讓干部群眾很頭疼。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中,凱里市注重探索建立“合約食堂”,引導群眾養成節約、文明的良好新風尚。

  在具體做法上,全市很多村寨主要是將閑置的集體房屋、學校、農房等改造成“合約食堂”,發動群眾把婚喪酒從家中搬到“合約食堂”,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操辦。爐山鎮充分利用閑置校園改建成“合約食堂”,下司鎮甕港村推行“三治三樹三提升”“合約食堂”辦酒席模式,凱棠鎮凱棠村陽亞寨的“合約食堂”交由“寨管委”管理,成效良好。

  “以‘合約食堂’為抓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全市各村寨遍地開花,這有助于摒除鄉村陋習,讓群眾把心思用在鄉村振興上,推動形成良好的鄉風民風?!眲P里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說。(雷子德)

  1. 上一篇:從江:探索民族特色群眾性雙擁新舉措,不斷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2. 下一篇:凱里市:打造“和美小院” 提升“和美鄉村”
責任編輯:熊明慧

主辦單位:中共貴州省黔東南州宣傳部 州精神文明辦版權所有:黔東南文明網投稿郵箱:qdnwmwtg@163.com郵編:556000

ICP備案號:黔ICP備2021007315號-1

技術支持:黔東南融媒體中心

  • 志愿貴州小程序

亚洲产自拍偷